4 月 18 日下午 2 点至 3 点,由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科创大讲堂第三期成功举办。本次大讲堂聚焦 “从基础到领航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全解析”,邀请到高级工程师、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创新服务专委会副秘书长蔡延军担任主讲人,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线上参与。
蔡延军围绕智能工厂政策背景、培育目标、梯度层级、申报流程以及申报材料等多个关键方面展开深度剖析。在政策背景环节,他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国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如 “中国制造 2025” 等,旨在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这不仅是顺应国际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制造业突破发展瓶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谈及智能工厂培育目标,蔡延军表示,到 2025 年我国要显著提高智能制造产业整体水平,让智能工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幅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促使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智能工厂梯度层级是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之一。蔡延军详细解读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的差异。基础级侧重于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建设,实现关键生产工序自动化;先进级提升集成能力,实现生产经营协同管控;卓越级强化持续优化能力,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全环节优化;领航级则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未来制造模式。这种分层分级的培育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努力方向。
申报流程和申报材料是企业迈向智能工厂的重要环节。蔡延军对申报流程进行了细致梳理,涵盖启动与诊断、线上注册、申报、公示等步骤,并介绍了基于智能制造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操作方法。同时,他还明确了申报所需的各类材料,包括申报单位基本信息、智能工厂基本情况、场景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效等,确保企业清晰了解申报要求,少走弯路。
讲座结束后,不少参会者表示收获颇丰。此次科创大讲堂为行业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政策,掌握申报要点。